自驾、公共交通快速指引
展馆附近酒店预定、比价
参观常见问题快速解决
第一天: 9:30-17:00
第二天: 9:30-17:00
第三天: 9:30-17:00
第四天: 9:30-14:00
当上海的消费者因政策藩篱无法购买广州企业的“国补”家电,当光伏龙头为争夺市场将账期拉长至240天,当中国汽车产能利用率跌破50%却仍有新项目上马——这些正是当前中国制造业深陷“内卷式竞争”与“市场割裂”的缩影。
2025年,一场由国家政策强力驱动的变革正重塑产业逻辑: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已成为“十四五”中后期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命题。中国制造业在 “全国统一大市场、去产能、反内卷” 的政策指引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国产替代与产能出海,成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突围的两大关键战略。
在此背景下,将于2025年11月5-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5 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聚焦 “国潮机床展区”与“机加工与模具制造采购展区” 2大战略展区,为中国制造从“内卷突围”到“全球竞合”搭建关键桥梁。
国产替代不是口号,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国产替代,是中国制造业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可控的必由之路。随着对华技术封锁的加剧,高端设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短板日益凸显。例如,高端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 “工作母机”,过去中高端机床几乎是德日品牌的天下,一台设备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还附带“技术封锁”条款。
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日益增长庞大“高精度需求”和政策刺激下,中国机床奋起直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国产替代时代巨浪,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迭代更新,从过去的“模仿”到现在“创新”,一步一步地蚕食中高端机床的市场蛋糕。随着诸如北京精雕、拓璞数控、科德数控、巨冈精工、豪迈机床、意特利、埃弗米、海天精工、创世纪等企业崛起,中国机床企业综合竞争力逐步显现,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产能出海3.0,从单点突破到全产业链协同
产能出海,为中国制造业拓展了全球版图,成为产能增长的新市场去化、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下正处于中国制造产能大幅增长,并且在全球市场上具备性价比优势,在本土产业升级后,出海重心正在由单一产品出口向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出海所偏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制造急需新质生产力破局,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机遇。
中国制造出海正经历结构性跃迁:
*产业链集群化:锂电行业在东南亚的布局最具代表性。宁德时代印尼电池工厂(59亿美元)、星源材质马来西亚隔膜基地(50亿元)、亿纬锂能储能电池项目(86亿元)密集落地,带动电解液、负极材料等30余家配套企业协同转移,2027年将实现锂电四大主材本地化生产。
*技术标准输出:比亚迪巴西工厂集成100%绿电、85%自动化产线等核心技术,使整车成本降低18%,更带动当地碳足迹标准升级;
*产能利用率优化:针对国内汽车业49.5%的产能闲置率,出海成为释放过剩产能的关键通道。泰国、巴西等基地兼具“本地市场+辐射周边”功能,如比亚迪泰国工厂同时覆盖阿根廷等10余国市场。
国产替代攻坚:DMP工博会搭建“国潮”技术主场!!
呼应政策与产业变局,2025DMP大湾区工博会以20万平米规模、10大展馆汇聚全球尖端力量,重点打造两大标杆展区,破解“内卷困局”:
“国潮品牌机床展区” 作为国产高端的“阅兵场”,将聚焦国产替代的突破性成果:
集中展示国产机床品牌的最新成果,着重以中国数控机床主机厂为重要载体,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刚性车铣复合机床等精密加工设备到自研智能数控系统,全方位展现国产机床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方面的突破,助力国产机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机加工与模具制造采购展区” 作为产能协助的“枢纽站”,促成优质产能与全球需求对接:
展区汇聚一批专业服务C919飞机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医疗器械、光学零件、新能源零件及轻量化模具制造的优质机加工、模具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为采购商与供应商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机加工与模具制造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产能出海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瞄准契机,为了能邀请更多欧美、俄罗斯、东南亚行业买家群体深入了解DMP工博会平台和众多优秀中国制造业展商,组委会尝试用多种高效模式去吸引当地企业对平台释放出更多订单信息,邀请当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莅临展会实地进行针对性一对一交流:
境外常规主流平面媒体宣传(部分)
连续2届展会现场举办中俄贸易商机交流会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产替代与产能出海的战略布局关乎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DMP 大湾区工业博览会作为行业的重要盛会,通过精心打造的特色展区,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交流合作搭建的完美舞台。期待制造业同仁们齐聚工博会,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携手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度。